师大校园的那片天(上)
- 2008-04-20 15:06:24
- 晓月·风帆
- 转贴 4301
冬去春又来,眼见着风吹着草儿几度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想想从高中毕业以后的十年之间,自己坐着火车,辗转在祖国的南北东西,自费给铁路事业做了大量贡献,这阅历如今想起,只留下感慨万千。然而,虽是十年的辗转,却有足足九年是在北京度过,其中近八年的时间更是生活于北师大的校园中,于是,师大校园的这片天成为了我无法释怀的梦境。
初入师大时,第一感觉就是质朴:青青的万年青,水泥筑的花台,淡灰色的砖墙宿舍楼,圆圆的院门,还有空气中飘荡着的湿润的、带着泥土味儿的清香......一切都是淡淡的,有点儿旧,然而没有浮躁,平静地、稳稳地牵动着思绪的神经。
入学的当年,是北师大九十五周年的校庆,购买到一套旧日校园景观的明信片,有天文仪、日晷以及其他一些老建筑和北校(即旧日的辅仁大学)古亭式的长廊,带着深沉的历史感,令人神往,可惜上面的大多数我已见不到。
老宿舍楼都以学校中所在的方位命名。女生的住宿楼,主要集中在被称为中北楼、中南楼的两栋楼构成的一个院子里,楼不高,只有四层,灰蓝色的外墙,据说是50年代建成的筒子楼,但是房间里有暖气,冬天很暖和。房子是单间的,木质粉红漆床的上下铺,最初只有七个人住,一张下铺当了行李床,后来学校扩招,住宿位不够,这张行李床便挪空住了一位低了两个年级的师妹,但这"七逸阁"的宿舍名却沿用了下来。休息时间,水房里、宿舍里便热闹非凡,大家在水声中谈论着家事、心事、情感事以及各种见闻消息,其乐融融。院子正门圆形的,取了个很美的名字:月亮门。门的两边是一米多宽的走廊,到了夏天,水泥的支柱棚架上便密密麻麻地爬满了爬山虎的青藤,风吹过,廊中一片清凉。大家常常玩笑地说,月亮门前站的都是男生,意思便是说男生们总在这里等待院里约好的女生。
后来读研,师大占用原来露天游泳池的地新修了研究生的宿舍楼,那是12层的四座高层建筑,外面是深红色,里面装修得很漂亮,地板是淡黄色瓷砖,比较亮堂,房间里除了原来宿舍有的有线电视线和电话以外,还通了校园网,然而楼的命名却没有什么文化意味和太多含义:A座、B座......除了晚上的洗漱时间,楼里也没有中北楼那么热闹了。听说每到暑假,楼里当年毕业的学生所住的那些房间,也会住进一些进修的外国学生,算是联合办学的一项内容。
学校的食堂,基本以"学"字起头,例如学一食堂、学二食堂,原来只有四个,都是一层或者两层的楼的大厅。当时的饭菜都比较便宜,早、中、午餐外,晚上六点半开始供应夜宵,夜宵的食品一般会贵一点,但是味道也要好很多。中等水平的吃法,有计划一点,大约一个月也就三百块左右足够了。为了维持在人流量多的时候的秩序,学生会安排各个系轮流在午饭和晚饭时间每个食堂派出四位同学执勤,让打饭的同学排队买饭。一般来说,食堂的就餐者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饭菜好坏,有鲜明的特色:学三食堂男生多,因为离男生宿舍楼近;学四食堂位于女生宿舍楼侧,自然是女生如云;学二食堂当时饭菜可口,价钱便宜,赢得了大量有经济头脑又讲究口味的同学的青睐;学一食堂是当时惟一的快餐式食堂,可以提供餐具,自然成了无暇洗刷或懒于洗刷饭盒的诸位的天堂。
时光转移,食堂也丰富了起来。原来专供回民同学的西北餐厅食堂,做大了,分了两部分,一部分也可以提供给普通学生就餐,并且开放的时间也比较长,成了喜欢西北风味的朋友聚餐的胜地;"学"字头的食堂增加到五,学五以比较正宗的川味菜赢得了各食堂人流量之首;各食堂不断变换着口味,时而小吃主打,时而分菜系窗口供应......引得不少同学经常转换三餐阵地;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一些餐厅也由学校规划变成了食堂,非常吸引学生的就是乐群餐厅变成食堂后供应的饺子。
当我研究生毕业时,新的食堂建成,变成了一栋五层的土黄色餐饮楼,起名叫"新乐群",几个金字用的是启功先生的字体,然而比较别扭的是那时启功先生已过世近一年,却在"新乐群"几个字下非属上"启功"二字,但没有印章,也不知算是怀念还是虚荣。原来的乐群和"学"字食堂陆陆续续地搬进了新乐群,旧地都拆了,毕业一年半后故地重游的我,只看到一大片快一年了也没施工的满是黄土的荒地。新乐群的菜品变化不大,就餐方式和其他学校的新食堂也相差不大了,商业味明显重了很多,一式的铁制筷子箱、快餐盘、一次性杯碗,最高一层楼属于高价位菜,类似小炒,但是都分盘分碗放好了,一个菜怎么也在三元以上。一到吃饭时间,整幢楼人声鼎沸,楼梯里、大厅里全是人,感觉不到吃饭时的轻松愉快,倒觉得紧张得像是打仗,好在那时我的课已修完,天天忙着在宿舍里写毕业论文,便常常拿上自己的饭盒到还没搬迁的学五食堂打回宿舍吃。
师大的公共演艺场所是科文厅。科文厅紧挨着学三、学四食堂,可以坐一千五百人,里边很像剧院的布局,但是只有一层,设施也很旧,椅子是单层的木板,而且有不少坏的,舞台上有大约两层幕布,不过没有太复杂的灯光。然而,在这里的活动却非常丰富,本科时,在我们年级的演艺特长生组织下,以科文厅为排演地的北国剧社有声有色地发展起来了,两年后甚至在各个高校的文化社团中也颇有名声;每年一度的"一二•九"化装演讲比赛在这里隆重举办;外请的一些演艺组织和艺人也先后登台献艺......在这里,我观看了一个一级评剧团表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第一次领略到评剧的魅力,更在这真实的剧场情境中受到了震撼--从此,我明白了电视中的观看永远领会不了这其中所蕴含的全部艺术!
在食堂拆除的同时,科文厅也变成了一堆瓦砾,和食堂的空地连在了一起。听说学校准备建一座几层的多功能厅,然而只是传闻,但我希望这是一个确切的消息:科文厅是学校最大的演艺场所,其他地方最多只能容纳四五百人,就这点来说,它所能带来的艺术感受和放松娱乐的效果,难以替代。这里刮过的风,不应当只卷起沙土,应当吹起青春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